• 电话:023-81925800
  • 传真:023-81925811
  • 重庆市渝北区空港新城兰馨大道111号

地研论坛

耕地保护宣传工作的收获与思考

2025-09-10 09:26:35

近期,在院办公室组织下,我前往北京参加了中煤地质报社举办的新闻宣传业务培训,使我从理论知识、实操技能等方面对宣传工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。作为乡村振兴分院宣传战线的一份子,现结合我的实际工作谈一些收获与思考。

一、耕保宣传工作的收获

近年来,乡村振兴分院着力支撑重庆市耕地保护工作的内部沟通、学习交流及政策普及等工作,主要做法如下:

(一)对内强化经验总结,打造内部交流平台。市耕地保护建设工作专班组建后,乡村振兴分院助力其逐步建立耕地保护信息共享机制,通过信息简报等形式,系统梳理全国及市区耕保创新做法,从新要求、新部署、新出台的政策文件中掌握形势和变化,为我市耕地保护工作提供政策建议。同时,通过制作宣传片、纪实册等多种形式总结工作成效、促进经验交流与工作提升。

(二)对外创新案例推广,讲好山城耕保故事。耕地保护实践案例宣传是凝聚社会共识、推动政策落地的重要举措。在市局及我院相关部门指导下,乡村振兴分院通过新闻报道、宣传片、微视频等形式,面向全社会展示重庆市耕地保护工作成效。2024年,乡村振兴分院参与了自然资源部主办的6·25全国土地日谈田说地直播活动,以现场采访的形式将石柱县土地综合整治实践案例向全社会推广,该项目获评自然资源部2024年度自然资源主题日宣传活动优秀宣传项目,该案例转化成论文《重庆市建立以耕地“三位一体”保护为核心的山区土地全域综合整治模式》,获得重庆市自然资源学会2024年度自然资源优秀论文三等奖。

(三)深化耕保科普教育,构建知识传播体系。耕地保护宣传推广不光是政策的宣传,更是耕地保护知识的普及。乡村振兴分院立足耕地保护科普基地(丘田间),开展重庆耕地保护文化展,推出“耕地解码,乡村智绘”等耕地保护研学实践课程,将政策转化为可感知的科普体验,推动社会公众从政策认知到价值认同,最终转化为保护耕地的行动自觉,有关研学课程还获评重庆市地质学会2025年度优秀地质科普作品二等奖。

image.png

二、耕保宣传工作的思考

全媒体时代对宣传工作提出了新要求,对此,我就创新展现形式、强化智库支撑、形成宣传合力等方面进行了思考,相信能够为为耕地保护等宣传工作,乃至乡村振兴发展事业提供助力。

一是构建传播矩阵。针对科研成果、项目成果、创新宣传成果,广泛新媒体互动页面、微视频、创意海报等形式丰富成果展示形式,尽可能让专业技术“活起来”。二是打造传播队伍。建立宣传工作人才库,组织技术、传媒、科普等相关专业人才从专家解读、科学普及等形式主动发声,提升科普成效,切实扩大行业影响力。三是构建联动机制。与耕地保护相关合作单位联合策划宣传项目及产品,不断塑造和推广品牌,实现技术价值展现与市场品牌营销的双重传播。(文/乡村振兴分院 毛艳艳)

image.png

image.png